慶云|現代與過去的人有很大的不同,過去的人幾乎是活在現實中,現在,其實只是所謂過去的延續。同樣地,對他們而言,未來也像現在一樣,只是過去經過現在的延續。因此,「殯葬業」對過去的人來說,時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沒有什麼本質的差異,唯一不同是時程上「生命契約」的不一樣。

在這種同質性時間觀的引導下,過去的人對於他們的一生是不會產生事先慶云生命契約計劃的想法。因為,任何的計劃既然都只是重複一些過去既有的過程。在沒有新的可能性出現的情況下,這樣的計劃即使做了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因此,過去的人一般來說是沒有什麼事先計劃的想法。在這樣的心態下,再加上整個社會的工作階層幾乎是處在固定不動的狀態中,當然大家對於一生的生活自然就不會有生涯規劃的想法。對於死亡,大家亦採取這樣的策略,而是大家在社會集體淺意識的薰習形成這樣的配合。尤其是,過去的人對於死亡總有一些禁忌,認為談論死亡是會帶來不幸的後果,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談論。所以,在缺乏面對的心態下,對於死亡,過去的人更不會有生前計劃的想法。

 雖然如此,在慶云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計劃中,不表示個人缺乏類似的生前計劃,就代表是整個社會也缺乏類似的生前計劃。實際上,根據過去的傳統來看,過去的社會對於死亡是有類似生前計劃的設計。例如過去的人到了一定的歲數,一般而言大約是一甲子六十歲左右,壽星的子女就會為壽星準備壽衣壽棺,一方面位老人家祝壽,表示慶賀老人家能夠活得更加長久,一方面藉著祝壽之名,提醒老人家人類自然生命大限的將至,讓老人家心裡有所準備,以免屆時死亡突然而至以致於措手不及。除了由子女透過祝大壽的日子予以提醒以外,通常根據社會的習俗,壽星本身也會在大壽已至的日子開始物色自己未來的陰宅,表明自己對於死後駐所的選擇與期望。藉著上述些為死亡做準備的動作,彷彿老人家在社當中已經明白知道自己該如何為自己的身後事做一生前的計畫。

arrow
arrow

    慶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